一些恋爱观的思考 - 男孩子(Boy)版 - 北大未名BBS
返回本版
1
/ 1
跳转

一些恋爱观的思考

[复制链接]
楼主

teasprouts [离线]

戴着太阳镜的太阳

0.8小白鼠

发帖数:34 原创分:0
<只看ta> <ASCIIArt>
1楼

虽然只经历过一段正式恋情和一段暧昧,但在和一些前辈聊过天,看了一些哲学心理学视频之后,结合自己的感悟思考,还是产生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体系化的观念。这几天和同学们吃饭,都快把下面这段话盘包浆了哈哈哈,但每次听到的人似乎都会觉得有一些启发。于是在此分享,希望给路过点进来的你一些共鸣、思考抑或是反驳的冲动。

我的爱情观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:寻乐→让对方成为自己生命意义的新支点→寻得生命的平和,心底源源不断的暖流→两个假说:

1. 每个人都是一个边缘凹凸不平的圆,活着便是在滚动,时间长了,不会觉得自己是凹凸不平的。直到遇到一个契机,你的一个凹(凸)刚好遇到了ta的凸(凹),你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魔力,并渴望和对方继续尝试接触更多的凹凸。但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,一方面自己对是凹是凸尚且没有清楚定论;另一方面凹凸的匹配程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。继续接触下去叫作磨合,直到两个人可以借助彼此达到更加完善的自己;忍受不了便分手,分离之后会觉得原先磨合的部分空落落的,但时间长了又会和当初那样浑然不自知了。

2. 每个人都已经是独立且完整的圆,但某种条件下(tz也不太确定)两个人选择打开自己和对方扭合成为莫比乌斯环,成为一个无限流转的存在(或许和一些观点中认为爱是更高维的思路有一些相似之处),借此我们可以抵抗死亡乃至虚无。

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看法,有的朋友觉得自己更像前者,但想要达到后者;更有朋友觉得达到后者状态不一定要靠爱情,我的回应是,爱情可以让人更快达到这种状态,因为相比于自我完善,在爱情中你将更快地体认到异质性的东西,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。

我个人觉得前者偏现实,后者更浪漫。

一个人首先爱上的是对方身上的自我投射,即理想中的对方,但随着相处越久,对对方的了解越多,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越大,我们便面临一个选择:选择分手,进入下一段循环;还是选择包容,接受对方真实的样貌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似乎“莞莞类卿”也有迹可循,人的忍受程度是有限的,初恋的课题没有完成,便交给之后一个个循环完成,直到在某次循环中选择了后者,真正的爱情。

感谢你看到这里,我们已经认同为xss,便有更大的潜力去思考社会规训下的性,爱乃至婚姻。

无论如何,希望我们都能也都会拥有丰盈的生命样态,祝好~


签名档

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 (http://t.cn/A67L9Lm2)

--

发表于2025-09-30 22:08:24
楼主

teasprouts [离线]

戴着太阳镜的太阳

0.8小白鼠

发帖数:34 原创分:0
<只看ta> <ASCIIArt>
2楼

祝大家国庆愉快😜

teasprouts (戴着太阳镜的太阳)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:

虽然只经历过一段正式恋情和一段暧昧,但在和一些前辈聊过天,看了一些哲学心理学视频之后,结合自己的感悟思考,还是产生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体系化的观念。这几天和同学们吃饭,都快把下面这段话盘包浆了哈哈哈,但每次听到的人似乎都会觉得有一些启发。于是在此分享,希望给路过点进来的你一些共鸣、思考抑或是反驳的冲动。

我的爱情观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:寻乐→让对方成为自己生命意义的新支点→寻得生命的平和,心底源源不断的暖流→两个假说:

1. 每个人都是一个边缘凹凸不平的圆,活着便是在滚动,时间长了,不会觉得自己是凹凸不平的。直到遇到一个契机,你的一个凹(凸)刚好遇到了ta的凸(凹),你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魔力,并渴望和对方继续尝试接触更多的凹凸。但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,一方面自己对是凹是凸尚且没有清楚定论;另一方面凹凸的匹配程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。继续接触下去叫作磨合,直到两个人可以借助彼此达到更加完善的自己;忍受不了便分手,分离之后会觉得原先磨合的部分空落落的,但时间长了又会和当初那样浑然不自知了。

……

签名档

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 (http://t.cn/A67L9Lm2)

--

发表于2025-09-30 22:18:44

Flame [离线]

炭烤小猪蹄

2.9一般站友

发帖数:154 原创分:0
<只看ta> <ASCIIArt>
3楼

理想化的爱应该是偏后者的。我目前比较接受的观点是: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,我爱一个人并不是为了在他身上寻求对我自己生命的补充,爱这个人是全然地、发自内心地欣赏他并接纳他。

teasprouts (戴着太阳镜的太阳)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:

虽然只经历过一段正式恋情和一段暧昧,但在和一些前辈聊过天,看了一些哲学心理学视频之后,结合自己的感悟思考,还是产生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体系化的观念。这几天和同学们吃饭,都快把下面这段话盘包浆了哈哈哈,但每次听到的人似乎都会觉得有一些启发。于是在此分享,希望给路过点进来的你一些共鸣、思考抑或是反驳的冲动。

我的爱情观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:寻乐→让对方成为自己生命意义的新支点→寻得生命的平和,心底源源不断的暖流→两个假说:

1. 每个人都是一个边缘凹凸不平的圆,活着便是在滚动,时间长了,不会觉得自己是凹凸不平的。直到遇到一个契机,你的一个凹(凸)刚好遇到了ta的凸(凹),你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魔力,并渴望和对方继续尝试接触更多的凹凸。但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,一方面自己对是凹是凸尚且没有清楚定论;另一方面凹凸的匹配程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。继续接触下去叫作磨合,直到两个人可以借助彼此达到更加完善的自己;忍受不了便分手,分离之后会觉得原先磨合的部分空落落的,但时间长了又会和当初那样浑然不自知了。

……

发表于2025-10-01 00:34:13
楼主

teasprouts [离线]

戴着太阳镜的太阳

0.8小白鼠

发帖数:34 原创分:0
<只看ta> <ASCIIArt>
4楼

我说的观点可能偏潜意识,而不是意识层面的目的,可以理解为我尝试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情感~

Flame (炭烤小猪蹄)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:

理想化的爱应该是偏后者的。我目前比较接受的观点是: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,我爱一个人并不是为了在他身上寻求对我自己生命的补充,爱这个人是全然地、发自内心地欣赏他并接纳他。

签名档

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 (http://t.cn/A67L9Lm2)

--

发表于2025-10-09 20:25:57
返回本版
1
/ 1
跳转

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

快速回复楼主
标题
建议:≤ 24个字
签名档
发布(Ctrl+回车)

您输入的密码有误,请重新输入